作品展 | 追逐光的踪迹—影▪舞
新闻与传播学院
17级广播电视编导班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课程作品展—影舞
于10月24日至11月5日在
新闻与传播学院一楼举办
开篇:教师有言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前
一流课程是一流本科专业的基础。构建一流课程体系、打造一流本科课堂需要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育人、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院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特色之一。《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课程摄影作品展让人们看到了美的存在,感受到了造型观念的多元与创新,既是对老师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同学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是一次很好的教学尝试与改革。传媒类专业的课程大多都有着很强的实操性,学生多实践、多动手才能掌握真正的传播本领,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发展。我期待这样的课程与作品展将来会更多。
专业核心课程指导老师:刘一儒
我们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以后要想在社会以专业立身,就必须要在学校认真打磨专业。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的尝试实践。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进化,精益求精。《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作为编导高年级课程,在原有的摄影基础之上,完成学生的“眼里”“行动力”“创造力”的培养。而课程作品展则是检验孩子们实践操作水平的有效方式,期待编导班的孩子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作品出来。
广播电视编导学系主任:姜滨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光影百年,有那么多如画卷般的影像在记忆中卷舒,留下悠长的感叹。那是《在希尔维亚城中》的回想与凝视,缓慢而充满诗意;是《穿越苍穹》的美好爱情与音乐梦想,色彩缤纷;是《生人勿进》中的奇诡氛围,深幽冷冽;是《金色梦乡》中闪耀在暗黑夜幕中的烟火,明媚温暖……影像创作的根本,就在于这样浓郁的光与影的感官直觉与艺术再现。而我们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便不拘囿于电视艺术空间,教引学生遨游的是更宽博的电影的光影世界。
从静态到动态,我们也许稚嫩,尚步履着前人的足迹,但追求空间层次的透澈质感,追求线性美与朦胧美的审美表达,追求光影背后丰富的情感与内涵——我们一直在努力!
17级广播电视编导班辅导员:刘开源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7级广播电视编导班的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加强了个人的专业素质修养,并且促进了个人的全方位的发展,尤其是审美情趣的提高,对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板块一:黑白
在我眼里,摄影就等于黑白。提到黑白精神,我觉得有三个特点:抽象性、象征性、梦之性格。将这三个特点融为一体,成为比人的眼睛所看见的更为强烈的印象。通常人们所目睹的,是形形色色的彩色空间,但是,若能通过黑白照片,则可以看见另一个现实。
——森山大道
第一组
王珊珊作品
栾慧珍作品
安艳作品
马红艳作品
程嘉旭作品
第二组
申凡作品
林丽芳作品
刘一儒作品
邱慧娟作品
板块二:细节
生命本身不是现实。我们是那些把生命注入石头和鹅卵石的人。
—— Frederick Sommer
程玉作品
陈彦名作品
苏欣欣作品
王心怡作品
板块三:凝视
文强作品
董泽生作品
齐央珲作品
王楚作品
连晨作品
板块四:光影朦胧
吴淘淘作品
于智杰作品
侯璐作品
章颖作品
段诗涵作品
板块五:轮廓
闵丹莹作品
吴议作品
池亚鑫作品
林丽芳作品
段诗涵作品
板块六:花样年华
谢悦作品
刘嘉佳作品
韩楠楠作品
陈婷婷作品
刘典征作品
板块七:时尚都市
宋佳馨作品
栾慧珍作品
黄双武作品
乌兰卓娅作品
板块八:端庄
何林茂作品
张寅泽作品
吴淘淘作品
游佳丽作品
高云作品
板块九:光影魔术师
李舸旋作品
王雅楠作品
马红艳作品
周健作品
林丽芳作品
监制 | 程前
指导老师 | 刘一儒
艺术顾问 | 姜滨 刘开源
策划人 | 吴淘淘 侯璐 吴议
结束语
从九月到六月,我们一起在广编追光
从盛夏到初秋,我们一起在传播等你
本次作品展以刘一儒老师所带班级17广播电视编导班期末作业为基础,经历了三轮筛选,甄选出50张优秀作品展出。剩余作品中也有不逊色于以上作品水平的作品,无奈篇幅有限未能入选。时光荏苒,在校学习的课程已走过了大半,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相遇的惊喜、创作的兴奋、不合的争执等等,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在记忆的光影瞬间定格发黄。朝前看,祖国七十华诞国富民强,少年已然直面江湖。未来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兴奋,相信我们也都能克服困境走向更好的舞台绽放自己。愿在人生更高处相逢,依旧保持热爱。
感谢新闻与传播学院
党委、行政、编导教研室
对本次作品展的大力支持
编导的孩子们继续加油!
NO°/52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致 与我们相遇的你
月光散发温柔的气息 把美梦都收藏
此刻的人儿啊 思念天各一方
而我 也在期待着与你相遇
编辑 | 温心怡
文字 | 温心怡
图片 | 17级广播电视编导班
责编 | 赵振宇 趁雨停
校审 | 余向屿